华夏财富网

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> 正文

试上超然台上看是哪首诗(试上超然台上看)

2022-08-21 20:54:11 百科知识 来源:
导读 大家好,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试上超然台上看是哪首诗,试上超然台上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望 江 南...

大家好,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试上超然台上看是哪首诗,试上超然台上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望 江 南 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,风细柳斜斜。

2、试上超然台上看,半濠春水一城花。

3、烟雨暗千家。

4、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。

5、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。

6、诗酒趁年华。

7、[注]①超然台:在密州(今山东诸城)城北。

8、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。

9、②寒食:清明前一日或二日。

10、旧俗寒食节不举火,节后举火称新火。

11、(1)从词中“咨嗟”、“休对”、“且将”这些词语看,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?请简要分析。

12、答:表现的是无奈、苦涩的心情。

13、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,引起了作者的乡思,但他无法回家,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“咨嗟”不已,无奈地说:“休对”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,“且将”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!(2)请从“情”和“景”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。

14、答: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“春未老”之景;下片抒发的是春未老,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。

15、这首词因景生情,情景交融。

16、 宋神宗熙宁七年(1074)秋,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(今山东诸城)。

17、次年八月,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,并由其弟苏辙题名“超然”,取《老子》“虽有荣观,燕处超然”之义。

18、熙宁九年暮春,苏轼登超然台,眺望春色烟雨,触动乡思,写下了此作。

19、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,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、神态的复杂变化,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”的人生态度。

20、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。

21、首句以春柳春风中的姿态——“风细柳斜斜”,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:春已暮而未老。

22、“试上”二句,直说登临远眺,而“半壕春水一城花”,句中设对,以春水、春花,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。

23、然后,以“烟雨暗千家”作结,居高临下,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。

24、 于是,满城风光,尽收眼底。

25、作者写景,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,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,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。

26、下片写情,乃触景生情,与上片所写之景,关系紧密。

27、“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”,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。

28、寒食,清明前二日,相传为纪念介子推,从这一天起,禁火三天;寒食过后,重新点火,称为“新火”。

29、此处点明“寒食后”,一是说,寒食过后,可以另起“新火”,二是说,寒食过后,正是清明节,应当返乡扫墓。

30、但是,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。

31、以上两句,词情荡漾,曲折有致,寄寓了作者对故国、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。

32、“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”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,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,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,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。

33、“诗酒趁年华”,进一步申明:必须超然物外,忘却尘世间一切,而抓紧时机,借诗酒以自娱。

34、“年华”,指好时光,与开头所说“春未老”相应合。

35、全词所写,紧紧围绕着“超然”二字,至此,即进入了“超然”的最高境界。

36、这一境界,便是苏轼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。

37、 这首词情由景发,情景交融。

38、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、楼台、春水、城花、烟雨等暮春景象,以及烧新火、试新茶的细节,细腻、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,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。

39、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,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。

40、商榷之一:从词中“咨嗟”、“休对”、“且将”这些词语看,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? “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”,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。

41、寒食,清明前二日,相传为纪念介子推,从这一天起,禁火三天;寒食过后,重新点火,称为“新火”。

42、此处点明“寒食后”,一是说,寒食过后,可以另起“新火”,二是说,寒食过后,正是清明节,应当返乡扫墓。

43、但是,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。

44、以上两句,词情荡漾,曲折有致,寄寓了作者对故国、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。

45、“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”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,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,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,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。

46、由此可知: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无奈、苦涩(或痛苦、苦闷、郁闷等)、意欲超脱的复杂(或矛盾)心情。

47、考生答“无奈”(苦闷)、“超然”(超脱)更切中题旨。

48、商榷之二:请从“情”和“景”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。

49、赏析应结合原词进行鉴赏和分析。

50、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。

51、首句以春柳春风中的姿态——“风细柳斜斜”,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:春已暮而未老。

52、“试上”二句,直说登临远眺,而“半壕春水一城花”,句中设对,以春水、春花,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。

53、然后,以“烟雨暗千家”作结,居高临下,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。

54、于是,满城风光,尽收眼底。

55、作者写景,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,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,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。

56、下片写情,乃触景生情,与上片所写之景,关系紧密。

57、由此可知:参考答案过于概括,仅供参考。

58、考生若结合诗句从“情”和“景”的角度进行赏析,只要分析具体,切中肯綮即可。

59、文章选自《古文观止》,译文如下: 凡是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。

60、如有可观赏的地方,就一定有快乐,不必一定是奇险伟丽之景。

61、吃酒糟、喝薄酒,都可以使人醉,水果蔬菜草木,都可以使人饱。

62、类推开去,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? 人们之所以求福避祸,是因为福能带来快乐,祸会引起悲伤。

63、人的欲望是无穷的,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外物却是有限的。

64、孰美孰丑,在心中争论不已,取此舍彼,又在眼前选择不停,这样可乐之处常常很少,可悲之处常常很多,这叫做求祸避福。

65、求祸避福,难道是人之常情吗!这是外物蒙蔽人呀!他们只游心于事物的内部,而不游出于事物的外面;事物本无大小之别,如果人拘于其内部而来看待它,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。

66、它以高大的形象临视着我,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犹豫反复了,如同在隙缝中看人争斗,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?因此,美丑交错而生,忧乐夹杂并出,这不是很大的悲哀么! 我从钱塘调任到胶西地方来做知州,舍去坐船的安逸,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;放弃墙壁雕绘的漂亮住宅,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居室里;离开了湖山的景观,而行走在种植桑麻的野地里。

67、刚到之时,连年收成不好,盗贼到处都有,案件也多不胜数;而厨房内空空如也,每天只吃枸杞菊花,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。

68、过了一年,我面腴体丰,头发白的地方,也一天天变黑了。

69、我既喜欢这里的风俗淳厚,而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于我的笨拙质朴,因此,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囿,打扫干净庭院屋宇,砍伐安丘、高密县的树木,来修补破败之处,作为苟且求安的法子。

70、在园子的北面,靠着城墙而造的台已经很旧了,稍稍修葺使它焕然一新,常常与众人一起登台观赏。

71、放开心意,尽展情志。

72、从台上向南望去,是马耳山、常山,它们忽出忽没,时隐时现,若近若远,也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?而东面是卢山,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。

73、向西望去是穆陵关,高高地如同城郭一般,姜太公、齐桓公的遗风,尚有留存。

74、向北俯视潍水,不禁慨叹万分,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,又哀叹他不得善终。

75、这台高大而又平稳,进深而又明亮,夏凉冬暖。

76、雨雪纷飞的早晨,微风明月的夜晚,我没有不在那里的,客人们没有不跟从着我的。

77、采摘园子里的蔬菜,钓取池塘里的游鱼,酿米酒,煮糙米,大家吃喝着,说道:“游玩真痛快啊!” 当时,我的弟弟子由恰在济南,听说了这件事,写了一篇赋,并且把这台命名为“超然”,以表示我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,在于我的心能超出于事物之外啊!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
版权说明: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
标签:




热点推荐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